大安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一校一品】大安市叉干镇中心小学校:党员引领,共建共进

时间:2024-04-08 16:40:24 来源:大安融媒

分享到:

图片图片

大安市叉干镇中心校位于大安市西部,距离大安市区100公里,创办于1978年。占地面积6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234平方米,其中教学楼面积3500平方米。学校现有学生302名(含64名幼儿),教学班11个,教职工76名。

学校三园、三区(果园、农园、林园、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具备一定规模,各种硬件设施都已达到标准。   

大安市叉干镇中心校先后被评为“吉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吉林省绿色学校”“省校园暨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示范校”“吉林省级校园轮滑速滑优秀选手培训基地”,目前有100多名选手;“吉林省珠心算优秀选手培训基地”,累计参加过四届世界珠心算比赛;吉林省妇联在大安市设立的唯一一所 “留守儿童之家”;“白城市花园式学校”“白城市一级一类学校”“白城市绿色学校”。

学校党支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让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办学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坚持发挥“党员引领,共建共进”党建品牌的引领作用,全面实行“三引领一聚焦”党建工作模式,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领导核心建设,强化党建阵地功能

学校支委人员定期学习理论知识,掌握时事政治,做到思想上与时俱进。领导团体齐心聚力,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灵敏度,高昂的工作热情和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敬业精神,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人人有责任,责任人人有”,这是带好党员队伍、发挥党员作用的前提和保障。

二、立足实际,以活动促发展

1.抓好学生特色教育

(1)体育方面。我校有一支能吃苦、专业性较强的体育教师队伍,在他们的努力下,培养出了一只优秀的体育队伍,并在2023年的比赛中取得了多项喜人成绩:女子组在大安市第六届校园足球比赛中荣获三连冠的骄人成绩;男子组突破历史最好记录,取得第三名;女子组在白城市第六届中小学生足球赛中荣获冠军!常俊明同学在吉林省运动会速滑赛中获得丁组第三名;杜金成同学在吉林省速滑锦标赛中获得丙组第三名。

(2)珠心算方面。大安市叉干镇中心校特色的珠心算工作,培养了大批的优秀选手,同时也在大安市、白城市、吉林省及国家取得了丰硕的荣誉:2023年3月学校获得白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珠算传习所”称号;2023年4月我校学生先后获得 第三届“北方之星非物质文化遗产(珠算文化)文化论坛(E组)一等奖”、(E组)“特等奖” 、(D组)特等奖”;葛堂,杨艳梅两位教师获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学校先后获得第三届“北方之星非物质文化遗产(珠算文化)文化论坛(E组)团体特等奖”、“优秀传承团体”;2023年5月获得吉林省第二十九届珠心算(网络比赛)学生F组全能算一等奖。

   

2.抓好教师教育教学

(1)理论学习。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扩展知识范围,及时更新知识。因此,我们积极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学习教育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学习活动,坚持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实效化,并督促教师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学习效果。  

(2)教育教学。老带新,强带弱。每个班级的语文、数学老师搭配都是按照这个原则,班主任都是业务能力较强的中年教师,他们有过十多年的语文、数学教学经验,而且都形成了蹲班的习惯,让年轻教师或业务能力弱一点的教师和他们搭班子,这样就能随时随地进行指导。

立足长远,以活动促发展。大安市叉干镇中心校通过“青年教师过关课”“春草杯”课堂教学竞赛等活动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整体呈现出阳光、务实、和谐发展的特点,教师们都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之中,不仅落实了文本的教学目标,而且还适当拓展了相关内容,体现了既尊重教材又创造性利用教材的思想。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将一如既往、不忘初心,时时事事以零起点的心态,为学校的发展而奋斗。

息来源:大安市叉干镇中心校

责编:崔振新 张靖群  复审:赵丽艳 高倩

终审:程树江  监制:孟庆瑜

图片图片图片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