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安市乐胜乡第一中心校始建于1956年,2001年乐胜、古城两乡合并,由原大安市乐胜乡中心校更改为现名。
大安市乐胜乡第一中心校是一所环境优雅,配套齐全的现代化小学,校园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校园内教学楼、少年宫、幼儿园楼、营养餐食堂等建筑,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功能完善。
学校以“站在明天的高度,办好今天的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培养一种兴趣,练就一项技能,体验一个成功,享受一份快乐”为学生成长目标,通过改善教育教学环境、开发校本课程、提升教师素养、优化各种资源和管理措施等举措,力求让学校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乐园、收获幸福的家园。
学校领导班子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全体教职工辛勤耕耘,无私奉献,莘莘学子刻苦勤奋,积极进取,为乐胜小学积淀了深厚、殷实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乐学、乐研、乐读、乐思”的学风和“构筑高效课堂、营造书香校园、注重个性发展、坚持特色教育”的校风。
1.党建+教育教学活动。学校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堪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坚持既教书又育人,在课内外活动中,坚持厚植红色基因,传承传统文化,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为学生健康、快乐、幸福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2.推进青蓝工程,以“老”带“新”,体现学校发展“内生力”。学校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开展共同备课、引路课、示范课等形式,助力青年教师和新上岗教师业务提升,提高学校整体课堂教学水平、课后辅导水平、“听评测”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成绩。
3.创新新路径——形成学习共同体,提升教研组的“向心力”。通过周听评课、校本研修、汇报课、展示课等形式,建立教师微研讨,创建学科、年组、青老组合学习共同体,通过线上、线下研讨,整合教育资源,多领域、多学科、多层次探索终身学习与教育教学同频共振,相频共促的新路径。
4.以乡村少年宫为依托,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校少年宫坚持每周三开展社团活动,并结合纪念日和重大节日开展展示活动,每年开展“庆六·一趣味运动会”、“庆祝教师节活动”、“国庆节艺术展演”、“校园风筝赛”、“雪地足球赛”等课外活动,释放了孩子的天性,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也带动了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的提高。
5.营造环境育人氛围,提高环境育人水平。学校重视育人环境的营造,进入校园,甬路两旁有优秀学生、进步最大学生、特长生的事迹展板,醒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艺术小品、平整美丽的操场,给孩子们一天愉快的心情。进入教学楼,大门两侧琳琅满目的奖状、证书、奖牌述说着学校在每一名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的辉煌成绩,走廊墙壁布置传承着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让孩子的思想在具有引领、激励和传承意义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影响,身心得到健康、和谐、茁壮成长。
大安市乐胜乡第一中心校开展的“党建+营养餐”工作,在吉林省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抽查时给予“全省少见,白城市仅此一所学校,做法实际、体现特色”的较高评价。
悠久的历史传承,严格的现代管理,鲜明的学校特色,强烈的质量追求,使得学校先后获得“国家足球特色学校”“国家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吉林省美育特色学校”“吉林省绿色校园”“吉林省文明校园”“白城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大安市和谐校园”“大安市教育教学管理优秀学校”“白城市示范性幼儿园”“大安市教育保育优秀幼儿园”等称号和殊荣!学校活动多次在吉林省、大安市等电视台和融媒体报道,同时也激励大安市乐胜小学全体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优化特色品牌建设,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奋力谱写乐胜乡第一中心校新的辉煌篇章!
责编:崔振新 张靖群 复审:赵丽艳 高倩
终审:程树江 监制:孟庆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