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一校一品】大安市联合乡中心校: 党群联手谋发展 师生合力谱新篇

时间:2023-09-27 15:26:03 来源:大安融媒

分享到:
图片

图片图片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大安市联合小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距离市区约十公里,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校园周边环境优雅,乡风淳朴。自1956年建校以来,几经风雨,凭着浓厚文化蕴藏和传承,始终保持着常青不老之风姿。半世纪沧桑巨变,七十年风雨兼程。作为全市首批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校,大安市联合小学始终坚持为民办学之宗旨,坚定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立足长远,着力未来,教改引路,常抓创新。依靠团队合作努力,打造优势品牌,成果丰硕辉煌。

学校现有教职工77人,其中中共党员12人,在校学生149人。 学校在学生德育、书画、音乐、体育、劳动等校园特色上彰显了足够的优势。琅琅书声,悠悠琴韵,浓墨书画,活力排球,润泽出乡村校园的独特魅力。

春风化雨润万物,丹心碧血著华章。

一、擦亮党建品牌,筑牢战斗堡垒   

学校党支部坚持政治统领、组织赋能、使命驱动,全体党员凝心聚力,着眼党支部建设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着力打造“动车组型”党支部,团结带领全校师生高质量完成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任务,实现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两手抓”“双促进”。

近年来,学校党支部荣获“大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大安市教育系统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学校教育教学成效显著,各项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在省市级各种比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赢得广泛的社会赞誉。学校先后获得“吉林省绿色学校”“吉林省优秀乡村学校少年宫”“白城市花园式学校”“白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白城市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特色学校”“大安市教育教学管理优秀学校”“大安市教育重点工作目标管理优秀单位”等20余项荣誉称号。

二、锤炼杏坛先锋,凝聚模范力量

教师的专业提升离不开榜样的引领,学校把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立校之本。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学校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定期开展党员+名师领航、党员+骨干教师先行课、党员+青年教师培养、党员+青蓝工程等系列“党员+”活动,快速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党员教师主动担起“领头羊”职责,全面推广“三学六段”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科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通过举行“同课异构”、名优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过关课,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保证减负增质真正落地。

砥砺奋进新时代,续航逐梦再出发。

新时期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努力培养时代新人,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问题,学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完善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打造德育特色、提高育人实效。学校坚持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相继开展了开学典礼、学雷锋系列活动、清明节主题活动、“我们的节日·端午”和“童心向党 逐梦远航”庆“六一”文艺汇演等活动,着力打造高质量德育体系,培育新时代好少年。

二、加强劳动教育,强化课程育人。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课程方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实施“1+X”课时制度。学校在落实好每周1课时劳动课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生产劳动作为劳动课的补充。学校在校园内创建“青青菜园”劳动实践基地,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翻土、栽苗、浇水、除草、施肥等劳动实践活动,亲身体会劳作的辛苦与乐趣。

三、抓实课后服务,丰富社团活动。随着课后服务的全面落实,学校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建立了以“学业辅导+特色社团”为主要内容的课后服务体系,成立了武术、舞蹈、电子琴、彩泥、剪纸、蜡笔画、鼓号、书法、象棋等社团,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相应的团体,各活动团体利用每周三课后服务时间进行活动,使农村孩子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和城里孩子相同的待遇,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发展了特长。

大安市联合乡中心校将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抓牢抓实党的建设,深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不负韶华、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勇立潮头竞征程,铸就辉煌再扬帆!


信息来源:大安市联合乡中心校

责编:崔振新 张靖群  复审:张李秋 高倩

终审:程树江  监制:孟庆瑜

图片图片图片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