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riotic Health Movement2023年4月,
我们迎来第35个爱国卫生月
近日,
全国爱卫办、中央文明办、
健康中国联合推进印发了
《关于开展第35个
爱国卫生月活动的通知》
本次爱国卫生月的主题为
“宜居靓家园,健康新生活”
关于“爱国卫生月”,你了解多少呢?
让小编给你介绍一下吧
1925年,美国在侵朝战争过程中,对朝鲜与我国发动细菌战争。当年3月14日,政务院决定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任务是领导反细菌战,开展卫生防疫工作。人民群众将此次爱国防疫运动称为“爱国卫生运动”
1978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重新成立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并发出《关于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通知》。1989年,国务院决定将每年四月份定为爱国卫生运动月。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政府主导、 部门协作、全民参与,坚持预防为主、群防群控,突出问题和 结果导向,不断丰富爱国卫生工作内涵,创新方式方法,持续 改善城乡卫生面貌,打造健康宜居环境,推动各地在疫情防控 新阶段更有针对性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为加快现代化美好安徽 建设提供坚实健康保障。
自1925年全国爱国卫生委员会成立至今,70多年的时间,我国爱卫工作始终坚持党委领导,政府指导,多部门协调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全面提升了国家文明卫生素质,在环境卫生治理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传染病防控取得良好成效。有效降低了霍乱、伤寒等肠道传染病,黄热病、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虫媒传染病及寄生虫传染病的传播风险。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全社会群防群控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爱卫运动在1998年洪灾等灾后防疫及北京冬奥会、杭州G20峰会等重大活动的安全保障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二是全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经常咱家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7.2%,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3.15%,人均寿命达到77.3岁,人民健康状况大幅改善。
三是城乡环境卫生状况改良明显。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国家卫生城市比例提升至57.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0%,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持续往良好方向发展。
四害随着时间演变。1956年,《人民日报》发表题为《除四害》的社论,号召全国人民行动起来,消灭老鼠,麻雀,苍蝇,蚊子。随着社会不断变化发展,四害的定义也随之改变。如今“四害”是指苍蝇、蚊子、老鼠、蟑螂
如今我们将四害定义为病媒生物
爱卫运动初期,美国在朝鲜和我国撒布大量带细菌、病毒的老鼠,苍蝇,文字等害虫,企图毒杀中朝人民。毛泽东得知此事后首次提出“灭四害”的概念。
如今,全世界发现常见可感染人的病源252种,而四害可携带的就占有114种,是疾病传播的主要媒介。
原标题:【爱国卫生月】有关爱国卫生运动,你了解这些吗?编辑:高倩 成雅娟
主办:大安市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