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东北地区春季脑梗死预防科普

时间:2025-02-21 10:44:21 来源:fish

分享到:
图片

图片

常馨:吉林省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吉林省前卫医院神经内二介入科副主任。做客吉林新闻综合广播《健康大讲堂》栏目,专题讲解“东北地区春季脑梗死预防科普”。

每年春季,脑梗的发病风险都会显著攀升。气温的剧烈波动,血管的频繁收缩舒张,让大脑血管不堪重负。别小看这悄然而至的疾病,它可能瞬间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了解脑梗症状、预防措施,就是为生命筑牢防线。今天我们来了解东北春季地区脑梗发生的几个问题。


1


为什么脑梗会在东北春季时间

高发呢?

(1)气候寒冷,春季温差大。东北冬季漫长,春季气温回暖较晚,早晚温差大,容易导致血管突然收缩或扩张,引起血压波动,增加脑梗死风险。


(2)饮食习惯高盐高脂,易引发“三高”。东北人习惯吃咸菜、腌肉、炖菜,盐分摄入高,易导致高血压。肉食多,炖菜油重,如猪肉炖粉条、锅包肉、熏酱肉等,容易引起高血脂、高胆固醇,导致血管硬化。碳水摄入较高,如大米饭、馒头、面条等,容易导致血糖升高,加速动脉硬化。


(3)春季血液黏稠度高,易形成血栓。冬季活动量少,饮水少,血液循环变慢,进入春季后,血液仍然较黏稠,容易形成血栓。


(4)生活方式影响。吸烟、喝酒:东北地区男性普遍烟酒较多,酒精和尼古丁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增加脑梗死风险。运动不足:冬天长时间不运动,春天突然大量运动,可能导致血压剧烈波动,引发卒中。

2


如何在东北春季有效预防脑梗死?

(1)调整饮食,降低血管负担。减少盐分摄入,控制咸菜、腌肉、酱油等调味品的使用,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约一啤酒瓶盖)。减少油腻食物,尽量减少红烧、炖肉,改为蒸、煮、炖清淡饮食。增加蔬菜摄入,东北春季蔬菜种类少,可以多吃白菜、菠菜、胡萝卜、豆芽等。适量喝水,每天1500—2000ml温开水,减少血液黏稠。


(2)规律运动,避免血压骤变。避免晨起剧烈运动,建议10点以后。推荐运动:快走、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每周至少5天,每次30—60分钟。


(3)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高血压患者保持血压在120-140/80-90mmHg之间。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高血脂人群总胆固醇控制在5.2mmol/L以下。


(4)远离危险因素。戒烟限酒,减少烈性酒摄入。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态平稳。保持充足睡眠,每天7—8小时。


(5)适应春季气候变化注意保暖,早晚温差大,适当增添衣物。避免春季过敏引起的炎症,佩戴口罩减少过敏反应对血管的损害。

3


警惕脑梗死的早期信号(FAST原则)

脑梗死的黄金救治时间是4.5小时,如果发现以下症状,务必立即就医:

F(Face)面部不对称:微笑时,一侧嘴角是否歪斜?

A(Arms)手臂无力:举起双臂,一侧是否无力或无法抬起?

S(Speech)语言异常:说话是否含糊不清或无法表达?

T(Time)尽快就医:若出现以上症状,立即拨打120,不要等待症状自行缓解!



原标题:【健康大讲堂】(89)东北地区春季脑梗死预防科普

息来源:吉林卫生健康

初审:高雨
复审:高倩 赵丽艳  终审:程树江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