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文明无处不在,礼仪无处不有 — 参观旅游篇

时间:2025-02-04 10:38:20 来源:fish

分享到:



文明无处不在,礼仪无处不有


城市的文明程度取决于广大市民公共文明素养的高低。以文明礼仪为范、丈量文明差距、强化文明意识、提升文明境界、规范文明行为。让我们做文明有礼的郑州人,为把郑州打造成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作出贡献




参观旅游文明



旅游出行一言一行代表客源地的形象,体现客源地的文明程度和国民素质修养。增强文明出游意识,提升文明旅游素养,是每位游客和旅游从业者共同的责任。发展壮大郑州旅游产业,倡导参观旅游文明,并不只是一个口号,而是把文明倡导化为全社会每个公民的自觉意识和自愿行为,同时也需要相关管理部门、景区、旅行社以及每位游客的共同努力。培育旅游文明的关键,是要形成每一个公民的行为自觉,用小行动汇聚大文明。


1.文明出行、安全出行、愉悦出行。
2.遵守公共秩序。自觉依序排队,不插队加塞,不并行挡道,不喧哗吵闹。
3.讲究以礼待人。衣着整洁得体,不在公共场所袒胸赤膊;礼让老幼病残,礼让女士;不讲粗话。
4.尊重他人权利。不强行和外宾合影,不长期占用公共设施,尊重服务人员的劳动。
5.维护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和口香糖,不乱扔废弃物,不在禁烟场所吸烟。
6.爱惜公共设施。不污损客房用品,不损坏公用设施,不贪占小便宜,节俭用餐,节水节电。
7.保护生态环境。不踩踏绿地,不摘折花木和果实,不追捉、投打、乱喂动物。
8.保护文物古迹。不在文物古迹上涂刻,不攀爬触摸文物;参观博物馆、教堂、寺庙、艺术殿堂等景点时,要遵守禁烟、禁食、禁止拍照等规定。
9.出境游或异地游,尊重当地的文化习惯和民族宗教习俗。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

——《中国旅游法》




原标题:【文明旅游】文明无处不在,礼仪无处不有 — 参观旅游篇

息来源:指尖白城

初审:崔振新 张靖群
复审:高倩 赵丽艳  终审:程树江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