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5月,张晓晨被白城市总工会选派到大安市太山镇太平村担任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他致力于驻村基层组织建设和脱贫攻坚工作,心系贫困群众,将改善民生为己任,脚踏实地干工作,得到了镇党委、村两委和群众的认可。

眼下正是备春耕时节,张晓晨挨家挨户的走访,为脱贫群众合计产业、谋划增收、解决难题,防止返贫。



太平村第一书记 张晓晨:这次庭院经济报面积报没报?
脱贫户 邵会林:报了,去年效益不错。
太平村第一书记 张晓晨:暖棚育黏玉米苗有没有啥困难?
脱贫户 邵会林:没什么困难,现在准备工作已经完成,3月末左右就播种。
太平村第一书记 张晓晨:村的保洁工作还得加强,一如既往地把它抓好、搞好。
脱贫户 邵会林:行。

在刚开始接触邵会林的时候,张晓晨就看出了邵会林脱贫的疑虑。为改变邵会林的看法,张晓晨经常到家里和他唠想法、谈规划,看着他需要资金扶持扩大生产的渴望,张晓晨积极向上争取,帮助他发展大棚和扩大农田种植面积,短短一年,邵会林的家庭收入突破了贫困户标准,成为了村里第一批脱贫的人。如今,他每年承包土地10余晌,还当上了村上的保洁员,是村民眼中的致富能人。

用双脚丈量民情,用真心感知民意,用真情征得民智。太平村党支部副书记邱跃亲历了太平村5年脱贫攻坚路上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太山镇太平村党支部副书记 邱跃:从穿村而过的柏油路到拔地而起的便民服务大厅;从蓝白相间的庭院围栏到宽敞平坦的村民文化广场;从农田井‘柴改电’到光伏发电;从庭院经济到村集体增收,晓晨书记这五年给太平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五年的时间,张晓晨积极联系包保部门白城市总工会共投入资金70.66万元,协调资金近1300万元,完成基础设施10项,落实扶贫产业项目3个,使贫困户年人均增收 0.18万元。五年时间,张晓晨不仅由城市走向农村“驻”进了贫困户的心里,更串起了白城工会人致力脱贫攻坚的爱心传递。一桩桩贴心事,一项项实打实的精准扶贫举措,汇集成张晓晨为群众服务的点滴深情,映衬在了太平村贫困户溢满幸福笑容的生活里。




太山镇太平村第一书记 张晓晨: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能够在决胜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中与全国千千万万的奋斗者同行,我倍感骄傲和自豪。接下来,我一定要发扬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决守住脱贫成果,努力推动乡村振兴早日实现。让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信息来源:大安广播电视台《大安新闻》 记者:董辉
编辑:高倩
主办:大安市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