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政府工作报告·解读》过去五年工作回顾(二)
时间:2021-11-30 16:38:56
来源:大安融媒


五年来,尽锐出战、奋楫笃行,以“夙夜在公、无私奉献”的拼劲,交出了一份全面小康的“脱贫答卷”。
整合涉农资金31.4亿元,打捆投入扶贫领域。聚焦“两不愁三保障”,首创“五种帮扶”模式,构建“五叠加一带动”产业帮扶体系,改造贫困户危房7301户,建成集中式供水工程567处,发展扶贫大棚3904栋、畜禽近40万只(头、匹),开发贫困户保洁员、辅助岗等公益性岗位4512个,“7+16+12”脱贫退出指标全部达标。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2588元增长到10471元,3.56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如期退出贫困县序列。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常态化开展“三帮扶一推动”,各项政策性补贴标准保持稳定。全省首批“新能源乡村振兴工程”光伏电站即将运营,每年可为223个行政村分别增收7.6万元,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五年来,统筹兼顾、强核提级,以“大刀阔斧、动真碰硬”的干劲,交出了一份日新月异的“城乡答卷”。
投资8.97亿元,新改扩建城区主次街路17条,打通人民西路等4条城区“断头路”,新增城市绿地92公顷,改造老旧小区89个,棚改面积27.75万平方米,荣获“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先进集体”,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省级卫生城和文明城,首次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投资9.22亿元,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容屯貌焕然一新,涌现出四棵树乡、红岗子乡南岗子村等一批国家级文明、卫生乡村。在大岗子镇成功实施全省首例整乡推进易地搬迁项目。长白快铁通车运行,通让铁路完成改造,嫩江公路大桥(大安段)、珲乌高速南互通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相继竣工,新修改造农村公路1829公里,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荣誉。
五年来,分类施策、标本兼治,以“一抓到底、久久为功”的韧劲,交出了一份水清岸绿的“生态答卷”。
系统推进“水草林湿”治理,实施龙海灌片等重大水利工程,连通河湖泡塘25个,治理草原26万亩,造林绿化16.64万亩,修复湿地35万亩,荣获“全省‘大美草原守护行动’先进单位”。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实施秸秆全域禁烧,27辆新能源公交车投入运营,城市空气质量保持国家二级标准,城区污水处理系统提标改造,农药化肥使用量持续负增长。科学划定“三线一单”。认真办理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交办案件,各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如期整改。
信息来源:大安广播电视台 《大安新闻》
编辑:高倩 成雅娟
主办:大安市融媒体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