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广播电视台
  • 客户端下载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乡村振兴】大安:5G让农业开启智慧“眼”

时间:2021-10-29 16:12:32 来源:大安融媒

分享到:

图片

图片


吉林省首家5G无人农场在大安市建立后,智慧农业技术不仅让大面积荒芜的盐碱地变成沃野良田,更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

图片

图片

图片

记者 任东芳:这里是大安市海坨乡三业村无人化农场示范田,金秋十月,正是收割季节,而我现在就在无人驾驶的收割机上面,可以看到我没有进行任何操作,这台收割机就已经在工作了,而每台收割机的收割效率可以达到每小时5—6亩,由此可以预测到以后的田地收割就再也不用风吹日晒了!

图片

虽然时下进行的只是无人机收割的过程,但据工作人员介绍,他们只需要坐在指挥室,就可以通过自主研发“精农云”现代农业管理系统,实时查看及监管农业状态及农事作业。5G无人农场可利用无人拖拉机、无人播种机、无人收割机等设备,能在不进入农场,不用摸一把泥土的情况下自动完成耕、种、管、收无人化作业。

图片

图片

大安市海坨乡三业村农民 韩长富:科技种植水稻放水这方面作为我们农民看确实是省工,400多垧地一个配水员就可以放水,都是遥控。再一个,插秧机是无人机,不用人开,机器一天可插秧3垧多地。咱们用小的插秧机,一天也就是一垧多地儿,还累够呛。

图片

近年来,大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域土地综合治理,从2017年开始,三业村与农科企业共同合作对盐碱地进行改良,过去的盐碱地是“碱片白、沙土黄、干挨累、不打粮”,而如今却是林成网、田成方、机械化、粮满仓。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科佰澳大安市海坨基地项目经理  郭晨:智慧农业不仅是土地治理,改劣田为良田,而是未来农业发展方向。与袁隆平院士合作初衷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改良增产目的,让废弃的盐碱地成为良田,成为利用价值高的土地资源。

图片

5G无人农场中智慧农业的便捷突出显现,自2015年以来,大安市6035公顷的荒田变良田,9052万斤的粮食增产增收,有效减少人工成本、减少劳动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大安市海坨乡乡长 李忠圆 :以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5G无人农场能够有效降低种植业投入,是海坨乡未来农业发展趋势。我乡将以智慧农业为依托,不断吸引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投入到农业发展上来,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农业现代化推动乡村振兴。

图片

大安市海坨乡“5G无人农场”作为大安市着力打造的一个试点,未来还会将现代智慧农业推广到全市各个乡镇,带动更多的农民将土地改良,用科技兴农,脱贫致富。5G无人农场前景未来可期,不仅破解了“谁来种地”难题,也实现了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的转变。

图片


信息来源:大安广播电视台 《大安新闻》记者:高倩 任东方 鲁凤洋

编辑:高倩

主办:大安市融媒体中心

图片图片

图片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