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山镇地窝卜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出门走土路、致富无门路,自从李峰被村民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这里的一切都变了。
市太山镇地窝卜村党支部书记 李峰:我是土生土长的地窝卜村人, 2013年,我当选为地窝卜村党支部书记。

当时的地窝卜村可以说是村屯的道路坑坑洼洼,垃圾随处可见,也没有排水沟,一到夏天就臭气熏天。现在,通过咱们这个环境整治项目,我们村安装了路灯、铺了柏油路、配备了垃圾车,并成立了由党员牵头组织的8人保洁队,保洁员每天都上道去清理垃圾,春天浇树栽花,夏天驱虫除草,非常的负责任。村民们看见卫生干净了,保护环境的意识也上去了,自家的院落也变得非常干净整洁了。

咱们贫困户当中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闫玉生,家里4口人,闫玉生自己是残疾,母亲90多岁患有疾病,还有个上学的儿子,可以说是非常困难生活。闫玉生整天就是愁眉苦脸的。我就经常上他们家去做他的思想工作,宣传咱们国家的政策,(他)开始还听不进去,后来村里主动帮他儿子申报了“雨露计划”,有1500元的补贴,解决了孩子上学的问题;又帮他母亲申报了大病补助,享受了先诊疗后付费的医疗政策,减轻了很多家庭负担。他看见这些帮扶确实是真真实实的,也终于树立起了信心,现在已经加入到我们村的保洁队,每个月都有工资拿,还主动种植庭院经济,每年又能多增收1000元以上,算下来这一年能达到3万元左右收入。

实际上像闫玉生一样的贫困户在我们村有很多,我们都尽最大努力帮助他去摆脱贫困,树立信心。去年年底的时候我们贫困村的帽子摘掉了,就剩1户贫困户了,其他的都达到了脱贫标准。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巩固脱贫成效,通过我牵头成立的兄弟润丰养殖基地为村里养殖项目贫困户进行分红,保证脱贫成果。

村民拿我当家人,我就得把责任扛在肩上。为了促进村民增收,按照市里和镇里部署,我们及时组织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进行实地考察,然后也详细咨询了咱们吉林农科院的专家,最后决定利用村民家园子种植红鲜椒,每年促进村民增收1400余元,村民也都非常高兴。今年,村里又联系了三辣市场种粮基地加工厂负责订单回收,我们打算继续种植,保证好老百姓的庭院收入。另外,我们还在原来村里闲置的一个2栋暖棚种植早熟葡萄,已经三年了,去年开始有点收益,预计每年可以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万余元。

虽然脱贫了,但是还有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带领村“两委”班子,齐心合力,让老百姓都过上富裕的日子,为地窝卜村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信息来源:大安电视台《大安新闻》 记者:董辉
编辑:张爽
主办:大安市融媒体中心